日耳曼騎士團在波蘭之資料


請告訴我哪裡可找到此資料


網路上 書目 論文皆可









er">


有關日耳曼騎士團(條頓騎士團)來源及與波蘭的爭戰關係如下:


從法理上說,普魯士這塊地方並不屬於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疆界範圍,只是因為後來布蘭登堡選帝侯合併東普魯士,普魯士王國作為整體才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在中世紀早期,普魯士這塊地方是蠻荒之地,古代的居民為古普魯士人,所使用的普魯士語屬於波羅的語族,與拉脫維亞人和立陶宛人屬於同一種族。10世紀時候,布蘭登堡就已經由薩克森的亨利建城,此後在不同的家族之間繼承和易手。12世紀時,德國人的殖民運動開始進入波羅的海東岸地區。1170年,波美拉尼亞的索比斯勞公爵在普魯士地區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即但澤附近的奧利瓦修道院,1224年該修道院被普魯士人焚毀。1226年,波蘭國王之子、馬佐維亞公國首領康拉德公爵(條頓騎士團成員)的領地也遭到普魯士人襲擊,以此為契機,條頓騎士團在普魯士地區發動了為時近200年的東征運動,先後建立托倫、馬林堡、庫爾姆、埃爾平等要塞,普魯士成了條頓騎士團的地盤,德意志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和歐洲其他民族紛紛前來移民。條頓騎士團迫使其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語。16世紀後,普魯士人同化於德意志等民族,所使用的普魯士語也逐漸消失。


條頓騎士團統治下的普魯士地區在名義上屬於教宗領地,但教宗只享有名義上的宗主權。為了吸引定居者,條頓騎士團依據漢薩同盟法律,在其領土上興建了一系列自由市。1379年條頓騎士團加入漢薩同盟。1370年波蘭王室絕嗣,1386年波蘭國王的女兒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波蘭與立陶宛聯合,此後對扼守其出海口的條頓騎士團發動了一連串的進攻。1410715日,條頓騎士團在著名的坦能堡大戰中慘敗於波蘭國王,此後騎士團與波蘭、立陶宛的戰爭一直處於下風。1466年結束戰爭的《托倫條約》(Dorn)規定,騎士團除賠款600萬格羅申外,還要將普魯士一分為二,西普魯士併入波蘭王國,東普魯士仍由騎士團統治,要對波蘭國王稱臣,成為波蘭的附庸國。


波蘭著名作家顯克微支著有《十字軍騎士》,反映的是十四世紀末到十五世紀初波蘭和立陶宛聯合抗擊條頓騎士團的侵略,并在格隆瓦爾德一戰取得歷史性胜利的一段光輝歷史,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歷史長篇小說。


有關坦能堡戰役(也稱德林瓦爾德會戰)資料,可參考http://www.byonline.net/new/article_junshi.asp?id=3951